商贸企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具有以商品流通为核心、资金周转快速、客户群体广泛等特点。
商贸企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具有以商品流通为核心、资金周转快速、客户群体广泛等特点。国家税务总局常德市武陵区税务局针对商贸企业户多面广的税源现状,以审核商贸企业纳税申报质量为切入口,从商贸企业财务报表、发票数据等方面,通过关键指标评估申报逻辑关系,及时识别商贸企业税务风险。从实践看,商贸企业估算成本远高于实际申报成本、预付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过高时,都可能存在税务风险。作为商贸企业,不妨借助这些关键指标,及时排查并防范潜在税务风险。
估算成本远高于实际申报成本
商贸企业的估算成本远高于实际申报成本,可能存在收入未及时入账的风险。
A公司是一家建材公司,从事某品牌建材的批发零售业务,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2023年,A公司累计申报营业收入3372万元,营业成本3124万元。A公司2021年—2023年资产负债表中,2021年—2023年存货期末余额分别为73万元、108万元、138万元;2021年期初存货金额为72万元。税务部门核查时发现,A公司2021年—2023年分别取得商品购进专用发票2249万元、1593万元、2119万元,累计金额为5961万元,其中未认证抵扣金额3061万元,占购进总额的51%。
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商贸企业可采用盘存计销方法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公式为: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金额+本期购进存货金额-期末存货金额。案例中,A公司2021年—2023年累计商品购进专用发票金额为2249万元、1593万元、2119万元,累计金额为5961万元,2021年期初存货金额为72万元,2023年期末存货金额138万元。税务部门按照上述公式,估算了A公司2021年—2023年商品销售成本,估算成本=72+5961-138=5895(万元),这与A公司2021年—2023年累计申报的营业成本3124万元相差甚远,明显存在异常。
税务部门结合上述疑点,对A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实地核查了A公司的库存、相关明细账簿,发现A公司估算成本与实际申报成本的差异,是因为其部分购进商品未入账。进一步核实发现,A公司在销售这部分购进商品时,未及时确认收入,从而不敢将取得的进项专用发票全部认证抵扣,导致未认证抵扣金额占购进总额的51%。经税务部门辅导,A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认识到企业收入未及时入账的风险,及时进行了更正申报,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
笔者建议,商贸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需增强税务风险防控意识,在购进商品时及时取得合规的进项发票;在销售购进商品时,及时确认收入,并及时认证抵扣进项专用发票。在纳税申报时,企业须确保每一笔收入都要入账,尽可能避免私账收款、付款,如实准确申报税款。
预付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过高
商贸企业的预付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过高,可能存在采购货物未及时入库,货物发出又未及时确认收入的风险。
B公司是一家贸易公司,从事某品牌酒的区域总经销业务,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B公司2021年—2023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分别为1251万元、1689万元、2340万元,预付账款分别为794万元、1040万元、1602万元。税务部门分析发现,B公司2021年预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794÷1251=63%,2022年预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040÷1689=62%,2023年预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602÷2340=68%。
根据会计准则要求,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在日常核算中,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账,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等。税务部门结合商贸企业特点分析,商贸企业购货预付的款项,账龄一般在1年以内,除非是紧俏物资,企业一般不会在此占用太多资金。案例中,B公司预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63%、62%、68%,不符合行业实际,存在异常。
税务部门进一步结合其他评估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发现B公司2021年—2023年累计取得商品购进专用发票中,未认证抵扣金额占购进总额的53%,同时估算了B公司2021年—2023年的商品销售成本,发现B公司存在估算成本远高于实际申报成本的情况。
税务部门通过约谈B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了解到B公司在账务处理时,一直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只有购进商品发出,且收到款项时才计入收入;否则,其对购进商品既不做入库处理,也不计入收入,一直计入往来科目。所以,B公司存在采购货物未及时入库,货物发出又未及时确认收入的风险。经税务部门辅导,B公司规范了账务处理,并自行更正申报,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
笔者建议,企业应规范建立购进货物、销售货物、存货的明细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账相符。同时,企业需要规范成本费用核算,确保费用列支真实、合理,且与企业经营业务相关联,准确申报缴纳税款,避免产生税务风险。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常德市武陵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
商贸企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具有以商品流通为核心、资金周转快速、客户群体广泛等特点。国家税务总局常德市武陵区税务局针对商贸企业户多面广的税源现状,以审核商贸企业纳税申报质量为切入口,从商贸企业财务报表、发票数据等方面,通过关键指标评估申报逻辑关系,及时识别商贸企业税务风险。从实践看,商贸企业估算成本远高于实际申报成本、预付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过高时,都可能存在税务风险。作为商贸企业,不妨借助这些关键指标,及时排查并防范潜在税务风险。
估算成本远高于实际申报成本
商贸企业的估算成本远高于实际申报成本,可能存在收入未及时入账的风险。
A公司是一家建材公司,从事某品牌建材的批发零售业务,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2023年,A公司累计申报营业收入3372万元,营业成本3124万元。A公司2021年—2023年资产负债表中,2021年—2023年存货期末余额分别为73万元、108万元、138万元;2021年期初存货金额为72万元。税务部门核查时发现,A公司2021年—2023年分别取得商品购进专用发票2249万元、1593万元、2119万元,累计金额为5961万元,其中未认证抵扣金额3061万元,占购进总额的51%。
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商贸企业可采用盘存计销方法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公式为: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金额+本期购进存货金额-期末存货金额。案例中,A公司2021年—2023年累计商品购进专用发票金额为2249万元、1593万元、2119万元,累计金额为5961万元,2021年期初存货金额为72万元,2023年期末存货金额138万元。税务部门按照上述公式,估算了A公司2021年—2023年商品销售成本,估算成本=72+5961-138=5895(万元),这与A公司2021年—2023年累计申报的营业成本3124万元相差甚远,明显存在异常。
税务部门结合上述疑点,对A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实地核查了A公司的库存、相关明细账簿,发现A公司估算成本与实际申报成本的差异,是因为其部分购进商品未入账。进一步核实发现,A公司在销售这部分购进商品时,未及时确认收入,从而不敢将取得的进项专用发票全部认证抵扣,导致未认证抵扣金额占购进总额的51%。经税务部门辅导,A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认识到企业收入未及时入账的风险,及时进行了更正申报,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
笔者建议,商贸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需增强税务风险防控意识,在购进商品时及时取得合规的进项发票;在销售购进商品时,及时确认收入,并及时认证抵扣进项专用发票。在纳税申报时,企业须确保每一笔收入都要入账,尽可能避免私账收款、付款,如实准确申报税款。
预付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过高
商贸企业的预付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过高,可能存在采购货物未及时入库,货物发出又未及时确认收入的风险。
B公司是一家贸易公司,从事某品牌酒的区域总经销业务,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B公司2021年—2023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分别为1251万元、1689万元、2340万元,预付账款分别为794万元、1040万元、1602万元。税务部门分析发现,B公司2021年预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794÷1251=63%,2022年预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040÷1689=62%,2023年预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602÷2340=68%。
根据会计准则要求,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在日常核算中,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账,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等。税务部门结合商贸企业特点分析,商贸企业购货预付的款项,账龄一般在1年以内,除非是紧俏物资,企业一般不会在此占用太多资金。案例中,B公司预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63%、62%、68%,不符合行业实际,存在异常。
税务部门进一步结合其他评估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发现B公司2021年—2023年累计取得商品购进专用发票中,未认证抵扣金额占购进总额的53%,同时估算了B公司2021年—2023年的商品销售成本,发现B公司存在估算成本远高于实际申报成本的情况。
税务部门通过约谈B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了解到B公司在账务处理时,一直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只有购进商品发出,且收到款项时才计入收入;否则,其对购进商品既不做入库处理,也不计入收入,一直计入往来科目。所以,B公司存在采购货物未及时入库,货物发出又未及时确认收入的风险。经税务部门辅导,B公司规范了账务处理,并自行更正申报,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
笔者建议,企业应规范建立购进货物、销售货物、存货的明细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账相符。同时,企业需要规范成本费用核算,确保费用列支真实、合理,且与企业经营业务相关联,准确申报缴纳税款,避免产生税务风险。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常德市武陵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