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领域推出的重大政策举措都将形成外溢效应,给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带来影响。
最近,不止希腊调低了本国今年经济发展预期,很多国家和地区鉴于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全球通胀高企等问题都不得不看淡了经济前景。
我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大市场,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未来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
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的交互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
随着各国公布月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纪录”这个字眼频频出现。
季春时节,花开漫野。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串起了安徽省郎溪县的茶园和村庄,更串起了乡村旅游产业。
这项留抵退税新政惠及面广,优惠力度大,其中有些细微的政策规定,实务中需重点关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发布。
1月1日,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及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10个国家率先生效。
据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发布。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意见为今后一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COFER中占比创五年以来新高。观察人士认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折射出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多“信任票”。
随着海关各项支持举措的落地,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务量快速上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上合示范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1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全球供应链受阻问题愈发突出,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贸易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出海,在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专注海外市场的品牌,他们在国内名气不大,在海外却有不少忠实消费者,有些甚至已跻身行业前列。专注海外的中国品牌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当地时间3月28日,美国联邦参议院以68∶28票的结果,通过了《美国竞争法案》。这份长达2375页的法案明确表示,其宗旨是以中国为“战略对手”,提振美国在科技、教育、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