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买单配票”骗取退税2961.38万元,4户外贸出口企业被依法查处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等4户外贸出口企业“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团伙案件。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等4户外贸出口企业“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团伙案件。

  经查,该犯罪团伙通过控制出口贸易公司,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向上游实体经营企业购买“富余”增值税专用发票,又以一定的手续费购买外汇虚假结汇、“配单配货”,将他人出口的棉签、湿巾、松紧带、塑料制品等货物以出口贸易公司名义报关,骗取出口退税2961.38万元。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等相关规定,将上述行为定性为骗税,追缴税款、罚款共计9000.66万元,停止为相关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三年。相关犯罪嫌疑人已由检察机关以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税收风险监管力度逐步加强,犯罪分子获利空间不断压缩,作案手法也更为隐蔽。税务机关将继续立足八部门常态化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深化大数据联动分析运用,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诚信经营外贸企业合法权益,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案件细节

  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有效帮扶外贸企业发展。但许多不法分子盯上了出口退税这块“蛋糕”,试图通过复杂隐蔽的作案手法来牟取不法利益。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一起外贸企业骗取出口退税团伙案件。经查,以陈某、林某为首的2个骗税团伙通过控制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等4户出口贸易企业,冒用他人棉签、湿巾、松紧带、塑料制品等货物信息报关出口,非法“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共计2961.38万元。目前,该案涉及的骗税、非法买卖报关单中介和买卖外汇团伙均已悉数落网,等待他们的终将是法律的严惩。

  深挖涉税风险线索风险企业初现端倪

  前期,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针对上级移交的涉税风险线索,关联风险企业出口退税情况、经营范围、注册经营地址、法人和财务信息、上游开票方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筛查,形成风险企业名单。

  在结合非法报关行台账数据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事有蹊跷”:辖区内有4户外贸企业存在注册经营地址集中、有共同上游、部分公司关联人员重合等鲜明特点,其中一户企业已经注销,不再经营。这一个个看似巧合的疑点,引起了检查人员的注意,并开展立案调查。

  多方数据对比分析精准锁定幕后主使

  检查人员前往剩余3户还在实际经营的企业进行核查,发现其中2户企业虽然有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但已经有近半年未申请办理过出口退税相关业务,仅其中1家名为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近期申请出口退税。

  检查人员依法调取了4户企业资金链条涉及的上百个银行账户,对相关的资金流水进行溯源分析,发现有部分资金存在“由疑点企业支付给上游开票方后,又层层回流至疑点企业账户”的情况。虚开发票通常具有“无实际经营”“进销项不匹配”“资金回流”“纳税申报异常”等特征,因此,根据上述“资金回流”现象,检查人员初步判定疑点企业和上游开票方存在虚开行为。

  既然疑点企业的发票是从上游开票方处购买的虚开发票,那出口报关单上的“货物”信息又从何而来?检查人员根据出口报关信息开展取证,通过抽样调取相关运输信息和发货人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发现真实货主另有其人,而这4户疑点企业只是冒用了他人信息的“假货主”。究竟是谁在幕后控制这些企业?这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犯罪链条?

  严密税收监管之下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托税警联合研判机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开展共同办案。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了疑点企业关联人员操作发票买卖、出口货物信息买卖的痕迹,犯罪团伙控制实体企业实施虚开骗税的违法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立即联合公安机关制定了严密的收网方案,在多地同步开展联合收网行动,一举捣毁4个犯罪窝点,现场抓捕涉案人员7人,查封扣押了一批伪造的境外公司印章、手机、电脑等物资设备。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犯罪团伙主犯陈某供认了其以一定手续费向上游实体经营企业购买“富余”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向非法卖单团伙购买出口货物信息,伪造出口报关单,向有真实结汇需求的他人购买外汇虚假结汇的犯罪事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将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的违法行为定性为骗税,追缴税款、罚款共计9000.66万元。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第十三条第(六)项第4目、第5目的规定,税务部门决定停止为相关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三年。相关犯罪嫌疑人已由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税率查询.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企业不管规模大小,都应重视税务合规

    某饮品品牌代理经销商M公司,就是在“吃亏”之后,才开始真正重视税务合规。

  • 这家企业如此“大方”为哪般?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

  • 税收“铺路”,支持服务贸易“焕新”

    2025年9月10日—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主题为“数智领航,服贸焕新”。

  • @学生家长,子女开学后:记得更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又到一年开学季。近期,国家税务总局12366北京纳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12366北京中心)数据显示,不少纳税人咨询开学季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细节。

  •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智慧答卷”

    中办、国办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税收改革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

  •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 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能力

    国家税务总局银川市税务局探索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从基层视角探析在新经济、新业态监管中如何进一步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能力。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对构建“税费皆重”格局的思考
5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6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7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8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买单配票”骗取退税2961.38万元,4户外贸出口企业被依法查处
中国税务报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等4户外贸出口企业“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团伙案件。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等4户外贸出口企业“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团伙案件。

  经查,该犯罪团伙通过控制出口贸易公司,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向上游实体经营企业购买“富余”增值税专用发票,又以一定的手续费购买外汇虚假结汇、“配单配货”,将他人出口的棉签、湿巾、松紧带、塑料制品等货物以出口贸易公司名义报关,骗取出口退税2961.38万元。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等相关规定,将上述行为定性为骗税,追缴税款、罚款共计9000.66万元,停止为相关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三年。相关犯罪嫌疑人已由检察机关以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税收风险监管力度逐步加强,犯罪分子获利空间不断压缩,作案手法也更为隐蔽。税务机关将继续立足八部门常态化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深化大数据联动分析运用,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诚信经营外贸企业合法权益,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案件细节

  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有效帮扶外贸企业发展。但许多不法分子盯上了出口退税这块“蛋糕”,试图通过复杂隐蔽的作案手法来牟取不法利益。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一起外贸企业骗取出口退税团伙案件。经查,以陈某、林某为首的2个骗税团伙通过控制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等4户出口贸易企业,冒用他人棉签、湿巾、松紧带、塑料制品等货物信息报关出口,非法“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共计2961.38万元。目前,该案涉及的骗税、非法买卖报关单中介和买卖外汇团伙均已悉数落网,等待他们的终将是法律的严惩。

  深挖涉税风险线索风险企业初现端倪

  前期,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针对上级移交的涉税风险线索,关联风险企业出口退税情况、经营范围、注册经营地址、法人和财务信息、上游开票方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筛查,形成风险企业名单。

  在结合非法报关行台账数据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事有蹊跷”:辖区内有4户外贸企业存在注册经营地址集中、有共同上游、部分公司关联人员重合等鲜明特点,其中一户企业已经注销,不再经营。这一个个看似巧合的疑点,引起了检查人员的注意,并开展立案调查。

  多方数据对比分析精准锁定幕后主使

  检查人员前往剩余3户还在实际经营的企业进行核查,发现其中2户企业虽然有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但已经有近半年未申请办理过出口退税相关业务,仅其中1家名为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近期申请出口退税。

  检查人员依法调取了4户企业资金链条涉及的上百个银行账户,对相关的资金流水进行溯源分析,发现有部分资金存在“由疑点企业支付给上游开票方后,又层层回流至疑点企业账户”的情况。虚开发票通常具有“无实际经营”“进销项不匹配”“资金回流”“纳税申报异常”等特征,因此,根据上述“资金回流”现象,检查人员初步判定疑点企业和上游开票方存在虚开行为。

  既然疑点企业的发票是从上游开票方处购买的虚开发票,那出口报关单上的“货物”信息又从何而来?检查人员根据出口报关信息开展取证,通过抽样调取相关运输信息和发货人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发现真实货主另有其人,而这4户疑点企业只是冒用了他人信息的“假货主”。究竟是谁在幕后控制这些企业?这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犯罪链条?

  严密税收监管之下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托税警联合研判机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开展共同办案。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了疑点企业关联人员操作发票买卖、出口货物信息买卖的痕迹,犯罪团伙控制实体企业实施虚开骗税的违法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立即联合公安机关制定了严密的收网方案,在多地同步开展联合收网行动,一举捣毁4个犯罪窝点,现场抓捕涉案人员7人,查封扣押了一批伪造的境外公司印章、手机、电脑等物资设备。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犯罪团伙主犯陈某供认了其以一定手续费向上游实体经营企业购买“富余”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向非法卖单团伙购买出口货物信息,伪造出口报关单,向有真实结汇需求的他人购买外汇虚假结汇的犯罪事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将深圳市润兴泰实业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的违法行为定性为骗税,追缴税款、罚款共计9000.66万元。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第十三条第(六)项第4目、第5目的规定,税务部门决定停止为相关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三年。相关犯罪嫌疑人已由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税率查询.png

热门推荐
企业不管规模大小,都应重视税务合规
某饮品品牌代理经销商M公司,就是在“吃亏”之后,才开始真正重视税务合规。
这家企业如此“大方”为哪般?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
税收“铺路”,支持服务贸易“焕新”
2025年9月10日—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主题为“数智领航,服贸焕新”。
@学生家长,子女开学后:记得更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又到一年开学季。近期,国家税务总局12366北京纳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12366北京中心)数据显示,不少纳税人咨询开学季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细节。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智慧答卷”
中办、国办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税收改革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 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能力
国家税务总局银川市税务局探索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从基层视角探析在新经济、新业态监管中如何进一步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能力。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