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汇缴期过后才取得发票,怎么办?
来源:税海涛声 作者:段文涛

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在5月31日结束。

  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在5月31日结束。但完成汇缴申报并不等于就已实际完成了年度汇算清缴事项。对于在5月底仍有2024年度的部分支出没有取得税前扣除凭证,或者取得了不合规的税前扣除凭证的企业来讲,后续几年仍将是一次未完结的汇算清缴……

  近日,有人问:企业2024年进货未得到发票暂估成本入账,在2025年5月进行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做了纳税调增处理。2025年8月,企业收到了相应的发票,那么,是做2024年汇算清缴的更正申报还是将该发票金额作为2025年的纳税调减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十七条规定:除发生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企业以前年度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且相应支出在该年度没有税前扣除的,在以后年度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或者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提供可以证实其支出真实性的相关资料,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补年限不得超过五年。

  那么,在2025年8月收到2024年暂估成本的发票,是做2024年度汇算清缴的更正申报(按发票对应金额进行纳税调减)?还是将该发票对应的金额作为202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调减项(计入2025年度的成本费用)呢?

  首先,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总原则是:除另有特别规定的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文件第十七条已经规定得很明确了: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追补扣除期限不超过5年)。企业在2025年8月份收到相应的发票,因该项成本支出在2024年已进行了会计处理,且在办理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又已主动进行了纳税调增,因此,应当办理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更正申报,将相应支出追补至2024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按规定进行扣除。若计算结果是汇算时多缴了税款,可在更正申报后申请办理退税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5年办理2024年度汇算清缴时,仍有2024年的部分支出没有取得税前扣除凭证,或取得的是不合规的税前扣除凭证,在汇缴申报时又没有主动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在税款追征期内(若属于偷税则无限期)如果被税务机关(包括征管、风控、稽查等)发现了上述问题,需在60日的期限补开、换开合规的税前扣除凭证,若逾期未果,除了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以外,还可能面临罚款的风险。


税率查询.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留抵退税新政:对象、条件、方法、选择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按季纳税的,第二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第六个月期末新增…

  • 申报阶段,做好“表”上功夫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号)对部分申报表单及填报说明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 外企遇复杂跨境税务问题可申请事前询复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在开展跨境投资经营活动的过程中,税收政策适用问题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

  • 增强消费税申报自动算税功能

    优化纳税申报管理能够前后延展带动登记、发票、征收、注销等全流程管理的强化。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优化消费税纳税申报工作,促进提升纳税申报质量。

  • 完善所得税政策,赋能医养结合服务行业

    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还需在引进社会资本、加速折旧、公益捐赠等所得税政策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多税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使老年人享有更高质量、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 强化数据分析 防范申报风险

    纳税申报是申报主体履行其法定义务的必然要求,是税务部门核实和监管纳税主体法定义务履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对构建“税费皆重”格局的思考
5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6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7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8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汇缴期过后才取得发票,怎么办?
税海涛声
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在5月31日结束。
 

  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在5月31日结束。但完成汇缴申报并不等于就已实际完成了年度汇算清缴事项。对于在5月底仍有2024年度的部分支出没有取得税前扣除凭证,或者取得了不合规的税前扣除凭证的企业来讲,后续几年仍将是一次未完结的汇算清缴……

  近日,有人问:企业2024年进货未得到发票暂估成本入账,在2025年5月进行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做了纳税调增处理。2025年8月,企业收到了相应的发票,那么,是做2024年汇算清缴的更正申报还是将该发票金额作为2025年的纳税调减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十七条规定:除发生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企业以前年度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且相应支出在该年度没有税前扣除的,在以后年度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或者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提供可以证实其支出真实性的相关资料,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补年限不得超过五年。

  那么,在2025年8月收到2024年暂估成本的发票,是做2024年度汇算清缴的更正申报(按发票对应金额进行纳税调减)?还是将该发票对应的金额作为202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调减项(计入2025年度的成本费用)呢?

  首先,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总原则是:除另有特别规定的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文件第十七条已经规定得很明确了: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追补扣除期限不超过5年)。企业在2025年8月份收到相应的发票,因该项成本支出在2024年已进行了会计处理,且在办理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又已主动进行了纳税调增,因此,应当办理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更正申报,将相应支出追补至2024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按规定进行扣除。若计算结果是汇算时多缴了税款,可在更正申报后申请办理退税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5年办理2024年度汇算清缴时,仍有2024年的部分支出没有取得税前扣除凭证,或取得的是不合规的税前扣除凭证,在汇缴申报时又没有主动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在税款追征期内(若属于偷税则无限期)如果被税务机关(包括征管、风控、稽查等)发现了上述问题,需在60日的期限补开、换开合规的税前扣除凭证,若逾期未果,除了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以外,还可能面临罚款的风险。


税率查询.png

热门推荐
留抵退税新政:对象、条件、方法、选择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按季纳税的,第二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第六个月期末新增…
申报阶段,做好“表”上功夫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号)对部分申报表单及填报说明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外企遇复杂跨境税务问题可申请事前询复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在开展跨境投资经营活动的过程中,税收政策适用问题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
增强消费税申报自动算税功能
优化纳税申报管理能够前后延展带动登记、发票、征收、注销等全流程管理的强化。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优化消费税纳税申报工作,促进提升纳税申报质量。
完善所得税政策,赋能医养结合服务行业
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还需在引进社会资本、加速折旧、公益捐赠等所得税政策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多税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使老年人享有更高质量、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强化数据分析 防范申报风险
纳税申报是申报主体履行其法定义务的必然要求,是税务部门核实和监管纳税主体法定义务履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