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优化税源管理方式的几点建议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李利 王佳龙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好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应持续优化税源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税费征管质量。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好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应持续优化税源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税费征管质量。

  一是夯实税源底数。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交换和比对机制,摸清经营主体底数,定期开展经营主体数据清理,确保市场监管部门与税务部门登记的经营主体状态一致。开展税源经营情况经常性调查,及时将在营的未办税户纳入税收征管范围,研究将未办税户全量接入征管信息系统,纳入税务监管体系的方法。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研究,完善税源监管机制,以新增税源为工作重心,查找日常征管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升税源管理效能。

  二是创新税源管理方式。在“放管服”改革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框架和要求下,对经营主体类别属性进行分析,按照税源规模、纳税人数量和行业等,精准划分重点税源和一般税源,建立纳税人分级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划分业务边界,进一步优化税源管理岗位职责,科学界定事项审核、日常管理、风险应对等岗位职责,推动税源管理模式更加专业化、集约化、精细化。强化基层税务部门日常性服务和管理责任,突出重点税源和重点行业的精细化管理,将征管资源向税收风险和税费收入集中度较高的管理领域倾斜。

  三是优化税源管理流程。探索“日常管理+核实办理+风险核查”对涉税事项进行分类的方法,依据事项复杂程度和纳税人办事便利度,按照“前台便利化、后台集约化、机构扁平化、全程智慧化”的原则,分别采用前移、集中、上收等方式,将标准明确、适合即办的税源管理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厅“一站式”办结。压缩税源管理事项的流转环节,在符合相关规定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相关业务在办税服务厅后台办结。将业务流程清晰、标准相对明确、工作量集中的事项集中至审核审批部门办理,提高全局性、复杂性涉税事项管理层级。将部分政策性较强、发生频次较低、业务办理量不大的事项,上收至职能部门、评估部门处理。探索以虚拟团队方式办理部分业务,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四是强化税源质量监控。完善税费收入质量监控工作机制,拓展税费收入质量监控范围,研究设计相关指标,将税费收入质量监控范围逐步扩展到欠税、缓税、退税等领域,防范税源流失和征收过头税费等税费收入质量问题。深入推进动态“信用+风险”试点,健全以信用评价、监控预警、风险应对为核心的新型税收监管机制,加强税源分析和动态监控,拓展税源分析手段、方法。依托一体式风险管理应用,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和情报交换,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周期的一体式风险防控体系,落实好“四个有人管”闭环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现代化税收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税源监管新模式,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税收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厦门市海沧区税务局)


01.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增值税法:从“有偿”看“应税交易”的逻辑脉络?

    笔者认为增值税法对待征税对象是以“有偿”交易为基点,综合考量一般定义下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反向排除”和“有益补充”条款,厘清了整体立法脉络,架构更为简洁,逻辑更为严密,与人们朴素认知的契合度也更高。

  • 个体工商户注销后 被查对象如何确认

    司法判决表明,对于已注销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其登记经营者或实际经营者追究税收违法责任。

  •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 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在工程审计工作中,潜藏着诸多风险需要审计人员谨慎对待,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 电影行业:不同主体重点防控哪些税务风险

    12月9日,国家电影局在海南省三亚市启动“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5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6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7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8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优化税源管理方式的几点建议
中国税务报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好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应持续优化税源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税费征管质量。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好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应持续优化税源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税费征管质量。

  一是夯实税源底数。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交换和比对机制,摸清经营主体底数,定期开展经营主体数据清理,确保市场监管部门与税务部门登记的经营主体状态一致。开展税源经营情况经常性调查,及时将在营的未办税户纳入税收征管范围,研究将未办税户全量接入征管信息系统,纳入税务监管体系的方法。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研究,完善税源监管机制,以新增税源为工作重心,查找日常征管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升税源管理效能。

  二是创新税源管理方式。在“放管服”改革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框架和要求下,对经营主体类别属性进行分析,按照税源规模、纳税人数量和行业等,精准划分重点税源和一般税源,建立纳税人分级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划分业务边界,进一步优化税源管理岗位职责,科学界定事项审核、日常管理、风险应对等岗位职责,推动税源管理模式更加专业化、集约化、精细化。强化基层税务部门日常性服务和管理责任,突出重点税源和重点行业的精细化管理,将征管资源向税收风险和税费收入集中度较高的管理领域倾斜。

  三是优化税源管理流程。探索“日常管理+核实办理+风险核查”对涉税事项进行分类的方法,依据事项复杂程度和纳税人办事便利度,按照“前台便利化、后台集约化、机构扁平化、全程智慧化”的原则,分别采用前移、集中、上收等方式,将标准明确、适合即办的税源管理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厅“一站式”办结。压缩税源管理事项的流转环节,在符合相关规定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相关业务在办税服务厅后台办结。将业务流程清晰、标准相对明确、工作量集中的事项集中至审核审批部门办理,提高全局性、复杂性涉税事项管理层级。将部分政策性较强、发生频次较低、业务办理量不大的事项,上收至职能部门、评估部门处理。探索以虚拟团队方式办理部分业务,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四是强化税源质量监控。完善税费收入质量监控工作机制,拓展税费收入质量监控范围,研究设计相关指标,将税费收入质量监控范围逐步扩展到欠税、缓税、退税等领域,防范税源流失和征收过头税费等税费收入质量问题。深入推进动态“信用+风险”试点,健全以信用评价、监控预警、风险应对为核心的新型税收监管机制,加强税源分析和动态监控,拓展税源分析手段、方法。依托一体式风险管理应用,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和情报交换,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周期的一体式风险防控体系,落实好“四个有人管”闭环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现代化税收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税源监管新模式,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税收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厦门市海沧区税务局)


01.jpg

热门推荐
增值税法:从“有偿”看“应税交易”的逻辑脉络?
笔者认为增值税法对待征税对象是以“有偿”交易为基点,综合考量一般定义下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反向排除”和“有益补充”条款,厘清了整体立法脉络,架构更为简洁,逻辑更为严密,与人们朴素认知的契合度也更高。
个体工商户注销后 被查对象如何确认
司法判决表明,对于已注销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其登记经营者或实际经营者追究税收违法责任。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在工程审计工作中,潜藏着诸多风险需要审计人员谨慎对待,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电影行业:不同主体重点防控哪些税务风险
12月9日,国家电影局在海南省三亚市启动“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