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水上货物运输业税务风险点相对集中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钟松挺

近几年,水上货物运输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资金压力愈加明显。

  近几年,水上货物运输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资金压力愈加明显。今年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将交通运输业作为重点支持行业,一次性全额退还增值税存量和增量留抵税额,既有效缓解了水上货物运输企业的经营压力,也为企业梳理自身税务合规、规范经营提供了契机。

  重资产运营,形成大量留抵税额

  水上运输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交通运输业相比,具有覆盖范围广、航道投资小、运输能力强、占地少和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重资产运营模式、规模竞争激烈、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大等特点,使其成为全球风险最高的行业之一。

  营改增后,水上货物运输企业的进项税额,主要来自购置船舶、支付燃油费、维修保养费以及港口费等。随着行业整体规模发展,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特别是为扩大经营,一些企业购置新船,产生高额的进项税额。以3万载重吨的船舶为例,造船费用合计高达1.35亿元,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一艘船舶的投资回报周期长达5—8年。基于此,水上货物运输企业通常留抵税额规模较大。

  税务风险多,三个方面相对集中

  水上货物运输业受自然条件影响、经济形势变化、运价油价波动等诸多因素制约,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随之产生的涉税风险亦极为复杂。在近期大规模留抵退税工作中,通过走访行业协会、召开行业座谈会、设计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调查,笔者发现,该行业留抵退税风险主要集中在虚增油耗支出、取得虚开发票和隐匿销售收入等方面。

  随着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船用燃料油的价格也随之走高。船舶燃油消耗水平受主机功率、主机损耗程度、船舶载重、水流速度、航行天气、船舶附着物等多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计算。部分企业可能通过接受虚开或虚列燃油类进项发票等方式,多抵扣进项税额。例如,甲船运公司2019年—2021年燃油类进项发票占运输收入比重波动较大,且远高于同类企业。同时,其货船主机均使用重油,辅机使用轻柴油,而取得的燃油类发票货物名称主要为轻质循环油。经了解,甲公司因财务人员配备不足,公司总体财务意识薄弱,管理不规范,导致存在票物不符、接受虚开发票、虚列成本费用等风险。

  在运营成本中,船舶日常维修保养投入往往居高不下。停运期间,企业还要解决海洋生物附着、金属零件生锈等问题。一旦船舶进坞维修,将产生高昂修理费用。一些企业利用修理费用没有规律且金额巨大的特点,通过购买维修发票,来替代其他成本发票,以降低税负。例如,乙船运公司主要从事国内沿海运输,受疫情防控影响,港口周转等部分运输环节出现阻塞。因整体运转周期普遍拉长,无法在相对固定的码头进行补给,乙公司多次出现正常的补给无法取得发票的情况。经检查,乙公司维修船舶的相关单据中,维修项目含糊,可能存在为弥补成本发票缺失,以维修发票替代补给发票,进而列支成本的情况,存在接受虚开发票、虚列成本费用等风险。

  水上货物运输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流动性强,行业地域化特点明显,多数企业主来自同一地区,企业间资金借贷等关联交易频繁,存在未确认利息收入的风险。同时,运输业务可能存在部分购买方不索取发票,以及船舶返航途中接“顺风单”等情况,存在隐匿销售收入的风险。例如,丙船运公司系某地政府招商引资引入的重点企业,在当地扎根发展后,吸引了其法定代表人的同乡到当地投资设立丁船运公司。因行业经营具有季节性,丁公司在行业淡季向丙公司借贷资金以维持经营。丙公司未体现利息相关收入,并将该笔借款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并长期挂账,存在未按规定开具发票、未申报利息收入等风险。

  提升风控力,有效防控税务风险

  考虑到水上运输具有较为鲜明的行业特点,税务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共性,建议相关企业在充分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建立健全涉税风险内控机制,将涉税风险内控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持续强化风险意识,规范开展各项财务活动。

  在具体的操作中,建议水上运输企业用好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准确把握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精准判断政策适用,切实用好国家提供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相关企业还应该结合水上运输的行业特性,搭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现状的涉税风险评估体系。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岗位应各司其职,配合财务部门准确识别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涉税风险。降低税收成本的目标,应该通过优化业务模式等合法合规的方式来实现。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翔安区税务局)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自来水供应企业:研发费用能否加计扣除?

    近年来,为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创新能力,国家持续优化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轻企业研发方面的资金压力。

  • 行政复议法修订对税务行政复议的影响

    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 干货分享: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怎么用

    今年以来,为了方便各经营主体及时了解适用税费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出口退税“一本通”电子手册》《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1.0)》《支持协调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等8个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 以房产投资联合经营并承担经营风险

    在不改变房产所有权的情况下,以房产投资联合经营,按实现经营净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租金分成,是实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经营模式。

  • 避坑!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易错情形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以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7项。

  • 关于注册会计师是否做到勤勉尽责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被判承担巨额民事赔偿责任,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5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6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7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下)
8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水上货物运输业税务风险点相对集中
中国税务报
近几年,水上货物运输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资金压力愈加明显。
 

  近几年,水上货物运输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资金压力愈加明显。今年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将交通运输业作为重点支持行业,一次性全额退还增值税存量和增量留抵税额,既有效缓解了水上货物运输企业的经营压力,也为企业梳理自身税务合规、规范经营提供了契机。

  重资产运营,形成大量留抵税额

  水上运输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交通运输业相比,具有覆盖范围广、航道投资小、运输能力强、占地少和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重资产运营模式、规模竞争激烈、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大等特点,使其成为全球风险最高的行业之一。

  营改增后,水上货物运输企业的进项税额,主要来自购置船舶、支付燃油费、维修保养费以及港口费等。随着行业整体规模发展,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特别是为扩大经营,一些企业购置新船,产生高额的进项税额。以3万载重吨的船舶为例,造船费用合计高达1.35亿元,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一艘船舶的投资回报周期长达5—8年。基于此,水上货物运输企业通常留抵税额规模较大。

  税务风险多,三个方面相对集中

  水上货物运输业受自然条件影响、经济形势变化、运价油价波动等诸多因素制约,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随之产生的涉税风险亦极为复杂。在近期大规模留抵退税工作中,通过走访行业协会、召开行业座谈会、设计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调查,笔者发现,该行业留抵退税风险主要集中在虚增油耗支出、取得虚开发票和隐匿销售收入等方面。

  随着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船用燃料油的价格也随之走高。船舶燃油消耗水平受主机功率、主机损耗程度、船舶载重、水流速度、航行天气、船舶附着物等多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计算。部分企业可能通过接受虚开或虚列燃油类进项发票等方式,多抵扣进项税额。例如,甲船运公司2019年—2021年燃油类进项发票占运输收入比重波动较大,且远高于同类企业。同时,其货船主机均使用重油,辅机使用轻柴油,而取得的燃油类发票货物名称主要为轻质循环油。经了解,甲公司因财务人员配备不足,公司总体财务意识薄弱,管理不规范,导致存在票物不符、接受虚开发票、虚列成本费用等风险。

  在运营成本中,船舶日常维修保养投入往往居高不下。停运期间,企业还要解决海洋生物附着、金属零件生锈等问题。一旦船舶进坞维修,将产生高昂修理费用。一些企业利用修理费用没有规律且金额巨大的特点,通过购买维修发票,来替代其他成本发票,以降低税负。例如,乙船运公司主要从事国内沿海运输,受疫情防控影响,港口周转等部分运输环节出现阻塞。因整体运转周期普遍拉长,无法在相对固定的码头进行补给,乙公司多次出现正常的补给无法取得发票的情况。经检查,乙公司维修船舶的相关单据中,维修项目含糊,可能存在为弥补成本发票缺失,以维修发票替代补给发票,进而列支成本的情况,存在接受虚开发票、虚列成本费用等风险。

  水上货物运输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流动性强,行业地域化特点明显,多数企业主来自同一地区,企业间资金借贷等关联交易频繁,存在未确认利息收入的风险。同时,运输业务可能存在部分购买方不索取发票,以及船舶返航途中接“顺风单”等情况,存在隐匿销售收入的风险。例如,丙船运公司系某地政府招商引资引入的重点企业,在当地扎根发展后,吸引了其法定代表人的同乡到当地投资设立丁船运公司。因行业经营具有季节性,丁公司在行业淡季向丙公司借贷资金以维持经营。丙公司未体现利息相关收入,并将该笔借款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并长期挂账,存在未按规定开具发票、未申报利息收入等风险。

  提升风控力,有效防控税务风险

  考虑到水上运输具有较为鲜明的行业特点,税务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共性,建议相关企业在充分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建立健全涉税风险内控机制,将涉税风险内控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持续强化风险意识,规范开展各项财务活动。

  在具体的操作中,建议水上运输企业用好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准确把握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精准判断政策适用,切实用好国家提供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相关企业还应该结合水上运输的行业特性,搭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现状的涉税风险评估体系。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岗位应各司其职,配合财务部门准确识别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涉税风险。降低税收成本的目标,应该通过优化业务模式等合法合规的方式来实现。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翔安区税务局)


热门推荐
自来水供应企业:研发费用能否加计扣除?
近年来,为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创新能力,国家持续优化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轻企业研发方面的资金压力。
行政复议法修订对税务行政复议的影响
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干货分享: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怎么用
今年以来,为了方便各经营主体及时了解适用税费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出口退税“一本通”电子手册》《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1.0)》《支持协调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等8个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以房产投资联合经营并承担经营风险
在不改变房产所有权的情况下,以房产投资联合经营,按实现经营净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租金分成,是实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经营模式。
避坑!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易错情形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以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7项。
关于注册会计师是否做到勤勉尽责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被判承担巨额民事赔偿责任,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